达蓬桥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梁式石桥,位于慈溪市三北镇达蓬村,东西横跨门前河。该桥整体采用条石构筑,三板二栏,两边各六级踏阶,全长6米,面宽3米,结构坚固,形态朴实。桥栏左右各设两个方形望柱,外侧刻“达蓬桥”三个大字,落款刻“宣统元年八月重修”、“宣统己酉桂月榖旦重修”小字。桥门柱有铺首含环,南联刻:“中流窖水三千丈,上达蓬山几万重”;北联刻:“受书谊访留侯迹,题柱愧无司马才”。南联以自然景观为题,生动地描述了达蓬桥周围的山水风光;北联用历史人物引导,表达了作者受书撰联时的思想情感。可谓字如珠玑,妙趣联璧。据1983年文物普查座谈采访得知,桥联出自“三北第一才子”洪允祥之手。
达蓬桥始建何时,志书无载。据孙氏老人所传,由“孙家太婆”建造。1982年文物普查时,孙氏祠堂内发现一方与建祠同期的清乾隆四十九年“燕翼堂女祠碑”,孙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与《镇海县志》记载相符,说明达蓬桥建造与明代横河孙家境曾培养“三尚书一御史”的孙陞之妻杨文丽关系不大,“孙家太婆”当另有其人。也有学者认为,桥联刻“受书谊访留侯迹”,以留侯张良推理“子房张良与君房徐福是墨家八代弟子外放灵子,这些外放灵子除子房张良外,余皆为东渡远航的主角”,并进一步推断“为纪念达蓬山徐福到达蓬莱,便取名达蓬桥”。据调查,达蓬、窖湖一带留有侯庙不少,如汉桓侯张飞庙、汉刚侯黄忠庙等,唯独不见张良庙。因为诗作题联中借古喻今的现象不足为鲜,此联也就不能确定桥是否与张良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达蓬桥清代位于镇海西绪乡“四都一图”境内,阅民国《镇海县志》,西绪境内有记载的桥梁多达八十余座,却始终找不到达蓬桥,原因何在?莫非此桥当初简陋,名声不显,志书遗漏?或许此桥另有其名,重修时改称达蓬?惜证据不足,不能妄下断论。但是,达蓬桥与滔滔窖湖水接邻,以巍巍达蓬山得名,景色怡人,桥门柱又有近现代名家洪允祥撰联,寓意深刻,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已成为达蓬山景区的重要点缀。特别是在这个风景名胜区内,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传统石桥已经极为罕见,所以保护达蓬桥就显得尤为必要。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将达蓬桥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旁立标志碑供人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