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烈士陵园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开发区中兴大道南。
平江烈士陵园门头为仿古建筑,上 书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词“平江烈士陵园”,园内标志性建筑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底宽19.28米,代表着“平江起义”发生于1928年,纪念碑基底四周刻着四幅浮雕:前面是《平江起义》,右边是《三月扑城》,左边是《江南抗日》,背面是《启明之光》。纪念碑两边为-、傅秋涛、钟期光等33位平江籍开国将军的陵墓。平江是“革命早、坚持久、贡献大、牺牲多”的革命老区,革命烈士众多。1922年冬,平江就有中国共产党组织,1923年,成立党支部,为湖南最早的党支部之一。平江党组织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1923年与平江国民党组织合作,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加入农民协会的会员,全县达30万之众,“一切权力归农会”,农民自己掌握政权,土豪劣绅威风扫地。1927年5月,长沙马日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地主豪坤疯狂反扑,县境一片-,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害。为回击反动派的进攻,中共湖南省委派省委委员毛简青、李六如和夏明翰等人,回到平江组织秋收暴-动,由毛简青任县委书记。1928年3月,县委和暴-动委员会组织20多万农军举行了著名的“三月扑城”,有力地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国民党当局极为震惊,急调湘军独立第5师来平江“剿共”。共产党员彭德怀在该师1团任团长,黄公略在3团3营任营长。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成功,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同时宣布成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平江起义后,国民党政府即调数师之众组织“平浏会剿”,声称“宁可错杀三千,不许放走一人”,平江苏区人民再一次遭到国民党军队和政府残酷的大-。1930年10月,蒋、冯、阎大战结束,蒋介石集中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设立平浏绥靖处,颁布“十大杀令”,实行“三光”政策。平江和湘鄂赣苏区人民配合红军游击队,与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粉碎国民党政府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遭到失败。从此,湘鄂赣区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时,国民党政府组织三省联合“清剿”,在军事上采取“清剿”、“进剿”、“驻剿”、“搜剿”等手段,实行更加残酷的大-,并强迫山区群众移居塅郊;对红军活动地区实行经济-,妄图困死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平江苏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存的一批干部和战士,旋即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开赴皖南抗日前线。之后,平江人民又前仆后继投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平江先后动员了8万余名青年参加红军游击队,把4支地方武装改编为正规红军。国民党政府对平江苏区进行9次大的“清剿”,全县被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1.4万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21329人,占湖南全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为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先烈殊勋,弘扬先烈革命精神,1951年,平江县在城关镇南街修建了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命名为“平江县城关烈士陵园”。1975年在纪念碑后面又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一座,安葬烈士遗骨77具,其中原平江县委书记凌曙霞的遗骨亦安葬在内。陵园占地6127平方米,其中纪念物占地2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物烈士纪念碑高17余米,呈五面体,顶部五角星象征中国革命之星,下部五个火炬象征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陵园内其它建筑物500余平方米。
平江烈士陵园于1987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湖南省民政厅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在平江籍老将军、老-和百万老区人民呼吁下,平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整体搬迁陵园;2002年9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同意,新建陵园,于2008年竣工,占地面积为396亩,并更名为“平江烈士陵园”。该陵园于2009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