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兴寺坐落于“佛国海天”——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东南500米之坪岗山麓,文革期间由十余名僧人创建。远处怪石嶙峋,群山环抱;近处松竹并茂,叠翠重重;曲径通幽,实乃隐逸修真办道之胜地。平兴寺在界诠法师的带领下,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以普度众生为根本,也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
1966年,文革伊始,由福鼎县-部组织全县僧众由青藏法师为首创办佛教徒茶场。十余名僧人于此结茅而住,垦荒种植,早晚课诵,从未间断。1977年,礼请世行法师移锡于此,住持改建本山道场。因平地而起,兴作道场,故名“平兴寺”。1991年,界诠法师返山,协助扩建道场,健全寺院规约。时年,修建大殿与僧寮。1992年,开办普隐学堂,以教通诸宗、行依律仪、修归净土为宗旨。十方衲子闻讯踏至而来,依止修学。参学问道者慕名而至,人数日增,住房等设施远不敷用,无法安僧以供修学。于是1998年,再度扩建五观堂、净业堂、云水堂、尊客堂等。
2000年初,为排除老年僧人后顾之忧,使其安度晚年;又病苦僧众可以临时安置,以调节身心,故新建如意寮、念佛堂、住静关房,妥善安处老年僧人和专精修持者。同时,新建一座四层重楼伟阁,分别为法堂、学戒堂、普隐堂、藏经阁,巍峨壮丽,气垫恢宏。同年,为了满足学僧如法如律学戒、持戒、受戒、因此依道宣律师《戒坛图经》,鼓山涌泉寺住持普法大和尚捐助净资,于寺若幽胜处,修建戒坛。坛身三重连周围护栏,并一百零八尊护坛神王尊像,悉皆精雕细琢,如法安奉。坛上建八角重檐亭阁,高耸云表,缥缈于烟霞之间,宛若天境。戒坛前庭间,建立七佛宝塔,高可及丈,排列有序。希由此胜缘,令十方登坛者获清净戒体。
平兴寺在传戒运作上,概依南山律宗旨授受,仪轨方面多依读体大师的正范。三坛中每坛分授前忏悔和正授仪则。正授戒前,必须是请戒开导和露罪忏悔,除此必作的仪轨和教诫行仪外,其余时间侧重讲说受戒意义、戒相以及受后行持等义理。综合南山道宣律师和宝华山见月读体律师的授戒仪则,为新世纪中国佛教在授戒方法上写下新的篇章。
平兴寺恪尊百丈家风,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日常行事分为营事组、羯磨组、法仪组、教务组、咨询解答组、资料编辑组、教诫沙弥组等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每年如期举行传授在家三归、五戒、八戒、菩萨戒,并开讲各种经论,阐明教理教义。同时,成立三行基金会,推动印送经书、放生、僧伽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并且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光盘、录音带等,流通于世,弘扬戒律精神于末法,广宣法音于四海。
为了提升佛教徒的正信、正见,体现佛教慈悲济世的入世精神,平兴寺成立了“三行慈善基金会”,推动印送经书、放生、僧伽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在界诠法师的领导下,寺院组织信徒,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学生送去资金、衣物、文具;同时,基金会还筹备印刷相关戒律典籍以供教学,出版多种佛教图书,普及佛法知识,让更多人走向正知正见,成为合格的正信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