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观音寺原为唐代名刹开元寺修建于唐朝初期,取开国纪元之义。据史料记载,直到元明朝,它仍为阆中最大的寺庙。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开元寺遭到残毁。公元1496年,寿王祜封藩保宁,在西城修建王府,将明初的观音寺拆迁到开元寺旧址,重新进行修建。从而使观音寺取代开元寺成为巴西最大的寺院。
昔日的观音寺规模宏阔,背负觇星台、面对嘉陵江、门临潺潺溪流,周围翠竹千竿环绕成荫,环境极为清静幽雅,漫步其间,处处都能使人感受到“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的禅趣。明朝宰相严嵩曾书“佛都”一匾悬于殿前,观音寺香火旺盛,常有骚人墨客流连于此那寺以来,它都是人们佛事的重要场所。可惜民国时,观音寺的第四重主体结构——藏经楼被大火化为灰烬,内藏的800余卷经书也未能幸免。相传观音寺内还存有开元寺遗留的两尊大头坐铜佛像。重约六百斤,高四尺七寸,下宽五尺。不仅其容慈祥端庄而且铸造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此佛后来移存桓侯祠,在十处-中遭到损毁。
观音寺的建筑,体现了明朝建筑的特有风格。现在我们从存在的罗汉殿,天王殿的构造用料及雕刻上都能感受到当时建筑业所取得的成就及做工的考究。
松花井开凿于公元621年,历来是开元寺及观音寺僧人的取水场所。其造型美观,水源丰裕,莹洁甘芳,沸而无沉,长年不竭。又有“八角镜”之称。
相传主持观音寺之僧谭仙,曾置亭于古井上,请地方官撰写了《古松花井》碑文,将古井之水加神化,称之为“观自在菩萨甘露水”。吸引世人取水治病,居然灵验。传说是否真实,我们无以考究,但今天人们采取先进的原子光谱分析证实:松花井的水具有富铜低镉特征,属沙岩裂隙型泉水,用松花井水酿造出来的“保宁醋”,其甘香纯正,成为我国四大名醋,香飘海内外,几乎没有有害细菌。
保护范围:南至公园路街,北至醋厂老作坊,东至万吨车间墙基,西至厂区大道西侧花池。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南外延30米,东、西、北各外延50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