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距今已1400多年。唐代兴盛佛教,德宗时翰林学士陆贽舍宅筑基,名福业院,后改称报国院。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承天院,政和七年(1117)改称能仁院。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称为能仁教寺,正统二年(1437)重修,清乾隆二年(1737)称能仁禅寺。
能仁寺殿宇宏伟,气势雄浑,四周环水,占地70余亩。寺院座北朝南,略显长方形,主要建筑物分布于一条南北轴线及其东西两侧,山门直对天仙桥。山门往北为金则殿、大雄宝殿、华严阁。金刚殿前有参天银杏两株及砖塔一对。大殿东偏为纪念陆贽建有宣公祠,西偏为鲁班殿、功德林。大殿前为钟楼和鼓楼。寺院周围僧房棋布,禅室罗列。共有十二禅房,僧众百余人,为远近闻名的大寺院。
能仁寺阅历千载,几经兴衰,也有许多感人故事。清朝未年,一场无情大火,能仁寺又不幸被毁。当时中医沈季良妻邱氏身披袈裟,背负韦驮佛像,手持木鱼沿街三步一跪叩至外埠南当镇化缘集资,历经49天,终于感动富室获得资助,重建大雄宝殿。1938年日军入侵,能仁寺又被大火焚毁。幸存的遗址只有华严阁台基与蚕皇殿,近年有关单位进行重建。不久我们可重见能仁寺昔日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