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蒲津渡遗址是占代黄河的一大渡口,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之交通要冲,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生公子铖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公子铖造舟处在蒲坂夏今蒲津浮桥是也。”《史记·秦本纪》又载:“秦昭襄王五十4257年),初作河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谓:“此桥在同9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以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丞相于文泰、隋文帝都在这儿建造过浮桥。唐初,河东为京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718),蒲州被置蔓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二年(724),为了加j王朝的大后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任’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疏其船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通典》、《唐会要》、《志》均记载此事。有宋一代,永济蒲津渡遗址仍是黄河的重要渡口之元之际,浮桥始毁于战火,只剩下两岸的铁牛。后来因三库蓄洪而使河床淤积,河水西移,铁牛被埋入河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