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在历史上,曾称樟林村、樟林镇、樟林埠、樟林市,也曾称为樟林寨和樟林寨城。樟林寨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周长八百丈零五尺,环植榕树,但不久为寇盗所毁。康熙八年澄海县展复之后,署县事通判阎英在原“樟林寨”寨址修樟林石城,称为“樟林寨城”。
樟林石城,只有东、西、南三门,北面无门。在石城的西南,有一“下水门”。因年久失修,樟林石城于民国十四年拆毁,城墙已不存在。后城内曾建乐观戏院、萃英学校,现再建为樟林中学。
现樟林东面的垂庆里,旧日堆顶有老榕数株。由此向南而行,可到“三丛树”,这里三株古榕环抱,再至南社大池、南社宫前、书斋前,接南社港畔沿路均有古榕存在。由东向北,至河美、仙陇,也有古榕数株。现成一圆圈的古榕的分布,刚好是当时樟林寨的外廓,其方圆近一平方公里。此即樟林寨之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