𧒽岗公园,位于南海城区中心,毗邻佛山市区,交通方便,占地面积为628.9亩,是一个集体与游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





明洪武三年(1370年),𧒽岗始见志载;民国19年(1930年)𧒽岗分为东、南、西、北约四乡;民国35年,𧒽岗乡与邻乡合并,称为“东胜乡”;1949年,东胜乡与叠滘合并,𧒽岗堡称为“东一乡”;1958年,成立𧒽岗人民公社;2012年8月25日至今,东、南、西、北约合并称为𧒽岗社区。而𧒽岗山就地属𧒽岗社区,现𧒽岗社区服务中心就在公园南门。
古时𧒽岗公园风景优美,有西溪晚钓、玉女弹琴、观音修竹、石云古道、龙头截雨、尼勒钟声、百鸟归巢、雁落平沙等八景,在山里,村民会在小路旁立上小石碑,上刻“姚界”等文字划清村与村的界限,战争年代,𧒽岗山曾偏布防空洞,但现在已无处寻觅。1953年的𧒽岗山,树木不多,到处是石头,山下,曾是一望无边的禾田和草地,农民挑着粪土在田垄间行走,耕牛在田里劳作,𧒽岗山也成为附近学校的活动场所,校园组织学生上山劳动,植树。改革开放后,包括佛山在内珠三角地区成为经济开放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迅速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取缔,河涌被填成马路,𧒽岗山美化工程也提上日程,最终变成如今所见的面貌。
199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𧒽岗公园与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千灯湖相呼应,形成南海城市中心区的重要城市景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𧒽岗公园内部设施老化、陈旧,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车流量日多的海三路也分割了𧒽岗公园与千灯湖这两大景观。为此,南海结合城市中心区北延发展战略开展𧒽岗公园景观改造提升规划,重新定位𧒽岗公园,与即将北延的千灯湖一起构筑城市中轴线,提升中心区的城市景观。
2007年08月14日,南海规划部门正式发布𧒽岗公园景观改造提升规划深化方案。公园改造设计包括海三路-千灯湖与𧒽岗公园交界处、海三路的大型公共广场、𧒽岗公园向桂澜路延伸部分、公园与夏平西路及现有河涌的联系和现状公园的改进等5个大方面。
交通
禅城4路、104路;广州芳村客运站202路直达公园门口;南海车站出站左转200米可到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