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康乐园是晋朝时期著名诗人康乐公谢灵运被贬后的居住之地。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康乐园早期建筑即岭南大学旧址,在广州市新港西路康乐村。该大学前身是创办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的格致书院,是美国基督教人士掌控的教会学校,校址在今沙基(今六二三路)。后来此校两度迁址,迁到澳门后改名岭南学堂。光绪二十九年,美国博士尹士嘉和香山举人钟荣光,把岭南学堂自澳门迁到康乐村。钟荣光到处奔走,募捐了120余万元建校,占地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民国16年(1927),分设文理科学院、农科学院、蚕丝科学院、商科学院;另附设高中学校、初中学校、小学校、华侨学校、幼稚园、图书馆、博物馆、教员住宅、学生宿舍,共60余所。其中,图书馆始建于1905年(称“马丁堂”),所藏中西书籍20余万册。除此之外,今天的康乐园建筑,还包括孙中山纪念铜像、惺亭、乙丑七进士牌坊。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调整,民国13年(1924)创办的中山大学从广州市东郊石牌迁到南郊的岭南大学校址至今。岭南学堂时所建的建筑(康乐园早期建筑)至今尚存者,皆为文物保护单位。
格兰堂,即大钟楼,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本科招生办、校友会、教学评估中心等行政部门办公所在地。1915年动工,1916年6月落成。因其外形仿照大钟楼而建,故多称大钟楼;而中大原大钟楼,位于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
捐资者为纪念新泽西州一位富商之子、自1896年起任岭南学堂前身的格致书院纽约董事局书记兼司库的格兰先生,将该楼命名为“格兰堂”。
2002年7月17日,康乐园早期建筑群(含岭南大学校舍建筑群(马丁堂、格兰堂)、岭南大学附中建筑群、岭南大学附小建筑群、马岗顶洋教授建筑、模范村中国教授住宅群、孙中山铜像、七进士牌坊)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楼一直是原岭南大学的行政办公大楼。1952年10月中山大学迁进康乐园后,也一直是中山大学的行政办公大楼,直至2001年新的办公大楼(中山楼)建成投入使用。
由于楼顶设有报时大钟,故也称该楼为大钟楼。格兰堂原为三层,20世纪60年代初加建了一层。
怀士堂位于康乐园(中山大学南校区),是由美国克里夫兰州的华纳和史怀士公司的总裁安布史怀士(机床和天文仪器生产商)出资为岭南学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会馆,1915年动工,1916年建成。为纪念捐赠者,命名为"怀士堂",又称“小礼堂”,如今是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怀士堂,又称中山大学“小礼堂”,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中轴线上,它西边的建筑是研究生院(前身是岭南大学第二学生宿舍楼),东边是学校教职工工会(前身是第二麻金墨屋)。怀士堂是由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的华纳和史怀士公司的总裁安布雷·史怀士(机床和天文仪器生产商)出资为岭南学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会馆,于1915年动工,1916年落成。为纪念捐赠者,命名为“怀士堂”。
怀士堂为三层建筑,另有地下室,坐南朝北,首层大门台阶两侧原本各有石灯柱一根,上刻有怀士堂中英文字样,后被拆除。拾阶而上,正中三开间为高两层的门廊,两侧塔楼高三层,塔楼两侧各伸出一层,台顶为露台。整座建筑东西对称、错落有致。红砖外墙间以传统翠绿通花砖装饰,原灰砖砌就的“十”字图案散发着西方宗教气息,后改为菱形图案。首层演讲大厅外观呈不等边五边形,敦厚结实,斜面琉璃屋顶开三个八边形塔式气窗,四周浓荫环抱绿草如茵。南面草坪上还矗立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中大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与其他的中大红楼一样,怀士堂不仅仅是一幢普通的建筑,更是中大人文精神所在,是中大灵魂凝聚之处。
马丁堂,编号中山大学东北区334号,原61号建筑,位于校园中心草坪上的惺亭和孙中山铜像的东侧。1905年,岭南学堂成立伊始,董事会出售自己的证券,按照一位年轻外国设计师司徒敦的设计,盖了一幢三层的楼房。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始建,1906年竣工,初时被称作东院,与西院 相对,后为了纪念为建校捐款最多的美国辛辛那提工业家亨利·马丁(Henry Martin)先生,改名为马丁堂。
与康乐园中的其他建筑相比,马丁堂并不算华丽,可就是这座建筑,中西合璧,完整地见证了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时代变迁。
马丁堂长50.68、宽16.14、高15.8米,总建筑面积2516.48平方米,总使用面积1572.48平方米,共分3层,11开间,另有地下室。前后开门,南立面的正中央为主入口,两边各有一个左右对称的次入口,地下室入口设在西立面下方,门前均有花岗岩台阶。
南立面左下角墙体里嵌着凿有“AD1905”字样的岩石。整座建筑从宏观上追求一种对称均匀的构图,以及朴素踏实的风格。这是我国第一栋用硬质红砖建起的房屋,也是我国最早以钢筋混凝土做地面的建筑。
陈寅恪故居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校区内东北区309号2楼。此楼楼高两层,坐北朝南,为美国麻金墨夫人1911年所捐健,故名“麻金墨屋”。
原是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理佩住宅,其后王季思、杨国荣、容庚、商承祚等知名教授也曾在此居住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陈寅恪教授一直居于此楼的二楼。
《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著作就是在此写就。现里面陈设为陈寅恪居住时的摆设以及所使用的书籍等。
黑石屋(BLACK STONE HOUSE)位于中山大学康乐园中,是中山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为原岭南大学时期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古朴不失雅致,是岭南风格与西洋建筑艺术结合的杰出代表。1914年由美国芝加哥伊沙贝·布勒斯顿(Black Stone)夫人出资为当时担任岭南学堂(后为岭南大学)教务长钟荣光先生修建的寓所。1914年动工。后为纪念捐建者,称之为“黑石屋”。现主要用于学校接待贵宾之用。
惺亭现在是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园内著名掌故之一,东对图书馆,南迎孙中山雕像,每周周三晚为英语爱好者聚集交流的英语角。
1928年由岭南大学惺社同学捐建,纪念史坚如、区励周、许耀章三位师生。史坚如1899年入格致书院,后加入兴中会。1900年10月为配合惠州三洲田起义,他欲炸清朝两广总督府和总督德寿,未果,后被抓获英勇就义。区励周是岭南大学教员,许耀章是岭南大学学生,他们参加了1925年6月23日举行的反英示威游行,在沙基惨案中遇难。
七进士牌坊原来在中华中路(今解放中路),旧称四牌楼忠贤坊,有4座牌坊,其中1座是乙丑七进士牌坊。民国36年(1930)扩建马路,乙丑七进士牌坊被搬到今天的中山大学。据史料记载,乙丑进士牌坊为表彰明朝天启五年(1625)广东进士李斯觉、梁士济、罗亦儒、吴之翰、岑之豹、尹明翼和高魁7人而立。
高礼士屋又称高利士屋,中山大学东北区313号,位于马岗顶。它是一栋精美的屋子,建于1927年,是美国高礼士博士捐建给岭南大学林安德博士的住宅。这里曾经是中国行政管理学鼻祖、“中国MPA之父”夏书章教授的寓所。
朴拙的红砖外墙与灰砖内墙,嵌上洋气的西式门窗,屋顶则覆以绿色琉璃瓦,饰灵巧飞檐兽饰,这就是东北区313号的高利士屋(又称高士屋)。2002年8月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中山大学逸仙学院办公楼及学生自习室。
中大社区:中大社区…… 中大社区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