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应城城东五里处,有一座迭起的小山丘,在300年前的明末清初,就被人们命名为烧香台。
传说很早以前,祖神爷看中了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准备在此显灵。但这里地处古云梦泽岸,时有鱼腥气随风吹来,祖神爷闻不得腥味,就放弃了这里而选中了木兰山。应城的善男信女去朝木兰山就在此歇脚。后来形成一种习俗,即大年初一出方后,主人不进家门,径直上路,行至这里,天已大亮,在此燃香一炷,心默大愿,以示其诚。于是烧香台就此得名。
时至明末清初,有一名叫嘉太的和尚云游到此,便搭建了一个三角草棚,设一神龛供人们烧香朝拜,周围百姓始称草庙。不久,嘉太和尚四处化缘,在乡民绅士的资助下修建了一座明三暗五的祖神殿,并带有月光、月亮两位徒弟。每月的初一、十五、二十三,每年的正月初一、二月十九、三月三、四月初八、腊月初八等佛教节日,香烟缭绕,鞭声不绝。这里即以烧香台传名于世。
烧香台是距应城城关最近的山岗,为应城城东的制高点,且地处要冲,所以兵家常在此扎驻,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黄州击溃官军后,乘胜攻陷汉阳。正月十九,占领应城长江埠,俘杀巡检凌金榜。三月十三驻军烧香台,与应城知县翁吉士派遣的白楚杰部交锋,大胜白楚杰,攻克应城。
烧香台因其势突兀而起,巍然而立,既像一条巨龙雄踞于城关的东方,凝聚着应城的山水灵气;又像一座伟岸的丰碑,镌刻着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陈门王氏贞节牌坊,就是封建文化在此留下的一个印记。牌坊与祖神殿平行,相距约80米,修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月。牌坊高6米,四石柱前四只石狮栩栩如生。坊后立有国民政府陆军部次长蒋作宾作序的石牌。序文楷书苍劲有力,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
烧香台,冬去春来,春意盎然:绿草如茵的地面,青翠欲滴的松枝,春风徐徐送来阵阵鸟语缕缕花香,常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因此,这里成为人们“三月三”踏青节的春游胜地。近百年来,每年的“三月三”,特别是居于城关的青年男女,三五为伴,相邀至此踏青春游,欢声笑语,嬉戏追逐,作诗吟咏,引吭高歌,极尽其乐。
“寿宁禅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济庵,为宋时道远禅师的道场。原址在湖北省应城市城北七星桥附近,屡遭洪水泛滥,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迁至城北倒口地改名寿宁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移建于城东门外,寺庙自宋到清十分兴旺,寺内仅花园占地数千平方丈,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千人。每年香客数以万计。
一九三二年八月,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蒋作宾先生(应城籍)和国民政府湖北省财政厅长李子宽先生(应城籍),分别从浙江、西藏引入佛经一百八十六箱,和大藏经一部,藏于“寿宁禅寺”。一九三五年,经当时省佛协批准,“寿宁禅寺”具有“传旗受戒”之资格。
寿宁禅寺,始建于宋朝,原名通济庵,为宋代道远禅师的道场。寺院原址在湖北省应城市城北七星桥附近,屡遭洪水泛滥侵损,冲毁于明朝万历年间,后迁至城北倒口地改名寿宁寺。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移建于城东门外。寿宁寺自宋代到清代十分兴旺,寺内仅花园占地数千平方丈,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千人,每年香客数以万计。
1932年八月,原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蒋作宾先生(应城籍)和国民政府湖北省财政厅长李子宽先生(应城籍),分别从浙江、西藏引入佛经186箱,和大藏经一部,藏于寿宁禅寺。1935年,经当时省佛协批准,寿宁禅寺具有“传旗受戒”之资格。
1995年,经应城市市政府批准,在离城区四公里的烧香台修复寿宁禅寺。烧香台原名棚子山,亦称灵台山。清末嘉太和尚云游至此,化缘修建殿堂。自此,每逢佛教节日,灵台山便香烟缭绕,遂以“烧香台”传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