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新建路,北倚古城墙与富屯溪,是闽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嘉靖《邵武府志》载:宝严寺始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当时名为“兴会寺”。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改名“再兴寺”。后梁龙德元年(921年)改名“太平兴福寺”。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宝严寺”。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曾两度重建。大殿大梁上尚有“旨大明嘉靖拾贰年癸已岁贰月贰拾贰日已卯吉时重新鼎建”和“上祝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题记。
宝严寺造型别具一格:大殿平面呈正方形,双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5间,计400平方米。斗拱呈莲花拱托,全部采用拼合梁袱,柱头辅作用直昂,外檐补间斗拱里转用上昂。梁袱、斗拱上彩绘人物、龙凤、花草图案仍清晰艳丽,是明代名画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莲花柱础,部分杉木柱及前檐梁袱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斗拱和主要梁袱结构则为明代改建。因此,该寺是研究闽北地区唐、宋、元、明四朝建筑风格过渡的仅存实物例证。
宝严寺现已辟为邵武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