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兴渡是黄河上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位于市区北部6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会兴镇,与北岸山西平陆的茅津渡隔河相望。因古代平陆属陕州,故历史上统称为茅津渡。两岸峡谷对峙,河水平静,风景秀丽。宋代诗人魏野《茅津渡》诗赞曰“数点归鸦啼远树,人行欲尽夕阳路。暮霭还生竹坞村,西风乍起茅津渡。颙昂三两待舡人,卫塞抉筛理水滨。忽见炉中烟一缕,只应炊稻烹霜鳞。”会兴渡地势险要,古代就是豫西、晋南物资交流的水上通道和军事要地。公元前658年,晋国假虞灭虢,由茅津渡渡河南下,一举奏捷。公元前624年,秦军从这里北渡伐晋。东汉末年,-之君汉献帝刘协由此仓皇北逃。唐朝“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为平叛,借回纥兵3000人,也由此跨入中原。辛亥革命中,秦陇豫复汉军两次东征,在渡口附近与清兵激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渡是转移我地下党员,保存革命力量的要道。1947年8月22日,陈谢大军在茅津渡和济源长泉渡之间,乘“油包”渡河,渡了三天三夜。历史上著名的山西潞盐,也多由此摆渡。
解放后,会兴渡经过几次整建,已成为黄河上最大的机动船舶渡口之一。“茅津夜渡”为古代陕州八景之一。黄河一般不夜渡,紧急时,这里却是可以夜渡的。黑夜间,船工喊着号子,驾舟在浊浪中前进。船上灯火摇曳跳动,乘船的人内心紧张,此时此景,在黄河上的确是惊心动魄,难以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