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县红石砬子遗址,别有一番天地,考古工作者以独特的手笔,给它挥洒一层“汉书文化”的神秘彩色。因此,它以新的面貌出现,引人嘱目,不知吸引了多少学者和游客。如果你想去那里一游,可从前郭县城乘车,向东南行程20公里,到吉拉吐乡东灯楼库屯,再向东南走3公里,便可到达红石砬子遗址。
遗址坐落在松龙江南岸依丘傍水的漫岗上。这里南北有起伏的迤俪丘陵,伴着一泻千里的松花江静静地流淌;西面筑起一道苍翠的防风林带,宛如古老的长城在这里护防,风景幽美、静谧,是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地方。如果你信步走上漫岗,就会发现脚下有许许多多的陶器碎片,暴露出来的出土陶器多姿多彩,有锥状、0状的陶鬲足,有精美陶纺轮、红衣陶片、素面黄褐色陶片、箅点纹组成三角形褐色陶片,美观可爱。采集的标本有鬲、鼎、钵、罐、豆,虽然支离破碎,但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则视为珍宝,别看是一些碎陶片,在他们眼里会发出璀璨的光彩。“红石砬子遗址别具一格”,就是考古工作者考查的结果,专家们认为,“红石砬子遗址的文化面貌,同黑龙江省肇源县境内的白金宝类型文化、望海屯类型文化及大安县境内的汉书文化,均属同一类型的文化”。曾有人问过,什么是“汉书文化”?让我们看看考古工作者的实际考查吧:1974年,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和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在今大安市月亮泡附近(泡南岸一个隆起的黄土崖上),考古大队发掘一处原始文化遗存,根据地层分市,把遗址分成上下两个不同的文化层,其下层文化遗存定名为“汉书一期文化”;上层定名为“汉书二期文化”。经碳14测定,“汉书一期文化”相当于商周期,“汉书二期文化”相当于战国至汉。因此,红石砬子遗址年代的确定:上限至西周早期,下限到西汉,“主要分布在嫩江和第一、第二松花江流域。这种汉书文化系夫余文化,说明自治县当时为古夫余属地。”
红石砬子遗址的发现,可以使人们进入公元前11世纪,考查西周时期少数民族在嫩江、松花江一带的生活状况、民俗风情、社会面貌等,它对于研究松原地区少数民族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因此,1981年红石砬子遗址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拉吐乡: 吉拉吐乡南与王府镇接壤,西与大山乡、新立乡毗邻。东北与扶余县隔江相望,北与前郭镇相连。总幅员面积13,170公顷,其中土地面积为7,100公顷,林地面积为375公顷,水域面积为3,700公顷,在土地面积中耕地总面积为5,000公顷,水旱田面积各占2,500公顷。吉拉吐乡是松原市的一个近郊乡,也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乡,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吉拉…… 吉拉吐乡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