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水做的,四季弥漫的水汽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变得滋润。在水乡,人们最“惬意”的两件事,一是“皮包水”,二是“水包皮”。这句俏皮话的意思是指去浴室洗澡和到茶馆喝茶,可见喝茶是渗透到水乡人骨子里的一种享受。每天清晨,江南水乡的风情韵致就在这袅袅的水烟中迷醉般展开。
历史上,乌镇茶馆最多的时候有六十几家,地处中市的访卢阁、三益楼、常春楼、一洞天、明月楼、天韵楼等规模较大,档次也高,茶客的身份也尊贵些;而分散在东南西北四栅的小茶馆,主顾都是四乡里来镇上做买卖的农民。两者各有各的特点,前者俗称街庄,雅致些,但要说起水乡的原汁原味、质朴醇厚来,后者(俗称乡庄)更贴近些。乡庄只做上午,街庄常做下午。最负盛名的“访卢阁”茶馆不仅出现在文学大师茅盾的笔下,而且被传说成茶圣陆羽两次造访茶馆老板卢仝而得名。
茶馆之所以经历千百年离乱盛世而不衰,自有它作为生活基本的一面,茶客有的是做完了早市才进茶馆,与围桌而坐的茶客随意攀谈;有的是一进早市就钻进茶馆,买卖在临街的茶桌旁交易,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不紧不慢地讨价还价。在信息传播落后的年代,茶馆是信息交流和处理公众事务的重要场所。一个茶馆便是一个小镇的“新华社”,各种消息都在这里发布;大至长江洪水,小至李家小孩吵夜,近如阿大捉螃蟹反被螃蟹咬……现在村村都有广播、电视、录音机,但茶客还是喜欢到茶馆里唠山海经,即便是新兴的咖啡馆、舞厅也没能冲击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