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两字取自宋襄称赞余靖的诗:“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之名。“风采楼”三个大字,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献章)的存世珍品写得柔韧而苍劲,笔力神韵活跃于字中。风采楼西望武水,东临浈江,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
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1932年,在保持风采楼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以水泥钢筋结构重建。这座建筑物曾为韶关市博物馆原馆馆址,现属于博物馆下属单位。余靖(1000~1064),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人。自少才调聪华,博学强记,对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释道经卷,无所不读,以文学称著乡里。宋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第,录为赣县(今属江西省)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书判拔萃科,余靖又中书判拔萃第一,提为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县)知县。宋景祐元年(1034年)再升为…… 余靖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