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楼城门占地2312平方米,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阁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镶砌的门洞之上,楼层高24米,为三重檐歇山顶。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挺拔、气势雄伟。三楼屋檐下悬挂着“飞霞流云”、“雄镇东南”的巨字匾额,是唯一幸存的清代四大榜书之一。檐角挂有铜铃,每当秋风送爽,铃声在清风中清脆悦耳。春夏之间,万千筑巢于檐下的紫燕绕楼飞鸣,呢喃之声不绝于耳,景致蔚为壮观。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精细、奇丽华贵、人物形象生动、透雕三层,堪称精品。雍正《建水州志》载:“东城楼(朝阳楼)高百尺,千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实为南中之大观。”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
建水的标志性建筑物——“雄镇东南”的朝阳楼,建水人习惯称它为“东门楼”。
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有“小天安门”之称。朝阳楼原名叫迎晖门,亦称东门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祖国边睡古老军事重镇的象征。600多年前,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城,并在四座城门上各建楼三层,东门叫迎晖门(即朝阳楼),南称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名永贞门。清顺治丁亥年(1647年),南西北三城均毁于战火,唯东门朝阳楼完好无损。
600余年高龄的朝阳楼,历经了无数兵灾战乱,饱受了50多次大小地震的颠簸,有几次全城房舍遭到严重损毁,尤其是清光绪十三年(1883年)十一月初二日之大地震。《建水县志》载:“每震时地如雷鸣,人民簸荡如载覆舟,见东门城楼倾侧复起数次”,然东门楼却安然无恙地挺过来了,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铸造的那高2米多,具有很高工艺水平的大铜钟,也完好地悬挂在古楼大梁上。原来这古楼系用48根巨大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这种结构法具有强大的抗震性能,故前人有《登东城楼》诗称赞道:“形胜据荒陬,翻身近斗牛。东南几属国,今古一高楼。”
东门的红墙中央留有出入的门洞,门洞上方写有“迎晖门”三个金字,“晖”是指阳光,太阳从东方升起,东门迎晖,非常妥帖。因此,迎晖门上的城楼,也就成为了朝阳楼。
在城楼的第三层屋檐下,正面悬挂着白底黑字的“雄镇东南”四字大匾。此四字端正凝重、遒劲有力、魅力四射,是清代在滇南颇有名气的书法家石屏人涂晫所书。在背后一面,也悬挂着四字匾,上有龙飞凤舞般的“飞霞流云”四字,据说是号称“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字迹。在每一层的屋檐角,都挂有风铃,清脆的铃声叮当有序,随风送远,颇有韵味。
楼的里面,两边各有对称的石阶转折上楼。登上城楼,映入眼帘的是《重修朝阳楼碑记》和一口大铜钟。碑刻记的是朝阳楼的修建和至今的六次重修。
现在一楼的内外均是茶座,里面是有地方歌舞花灯表演的茶座。二、三楼则是建水历史和风景的文字解说和书画、照片展。
在楼上,俯瞰建中路和东正街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遥看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会有屈原“世人皆浊,唯我独清”的感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