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游击队驻地和活动中心旧址教忠寺位于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屏峰山麓。
1947年,根据省委指示,为配合全省武装斗争形势,永泰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国游击战争。1948年冬,梧桐游击队在梧桐潼关教忠寺成立,40多人-,队长温友秀,归永泰县委领导。游击队公开在潼关与仙游交界的各村庄进行活动,缴获了中城保公所(即潼关乡,当时是3个保合成1个保)-支5支及潼关、长和堂、潼关边界仙游等地地主-、手-、驳壳-、三八-等-支6支。
1949年4月,梧桐游击队第一次攻打梧桐镇取得胜利。6月中旬,根据上级指示,温友秀带领游击队员配合仙游县古邑游击队埋伏枯寨岭要隘,截击败退梧桐企图取道潼关、古邑的国民党刘汝民两个残团2000余人;还挑选10余名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跟随正在梧桐检查工作的饶云山、施章干带领的闽中支队第4中队赶赴大洋包围徐国材部;并根据闽中工委指示,抽调温五妹、温顺茂等游击队员到桑阳乡建立政权;同时,成立梧桐镇人民政府,温友秀任梧桐镇镇长。不久,漏网的梧桐自卫队头子林树森-、陈明秋等重新组织自卫队,向游击队反扑,游击队暂时撤离梧桐镇,退驻潼关。
1949年8月上旬,梧桐游击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第85师先遣部队再次攻打梧桐镇,8月6日胜利解放梧桐。
梧桐镇解放后,梧桐游击队整编为梧桐区中队,温友秀兼任中队长,游击队转入支前工作。在梧桐溪(梧桐至坂中街)、西林溪(西林至梧桐)通宵达旦架设了宽3米、长100余米的两条大浮桥,保证了解放大军快速前进。筹募军粮8.3万多斤和一批马料、柴片,并派出10名游击队员为解放军解放厦门当向导。
教忠寺始建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原-有依序排列的9座,名九重寺。九重寺占地30余亩,僧侣曾有200人以上,还附设私塾。此寺曾于明、清遭两次焚毁后重建。1958年食堂化时,教忠寺再度被拆,葺建梧桐民主畜牧场。改革开放后,村民捐资投料在寺庙原-址处重建教忠寺,单层土木结构,单排3间佛殿,面积120平方米。2005年,在教忠寺右侧和前边,由个人捐资修建了公园,面积约200平方米,并修建了围墙。
潼关村:潼关村位于梧桐镇西南部,面朝秀丽壮观的屏峰山麓,距镇区2.5公里,县城32.5公里,南通与莆,仙两县交界,北邻西林村通往203省道嵩口,德化。还有湄渝和仙尤两条高速贯穿而过。左粗溪,右有青龙溪河流,两溪水汇流于梧桐入口龙岩潭,左有金钟,右有鱼鼓,玉带环腰,赤荷耀目,龙,虎,豹,狮,象兽形的五座山丘,峙列两旁,极目远眺,樟溪下游,群山环抱,气象万千。解放前为梧…… 潼关村详细信息++